图书介绍

广东十三行与早期中西关系【2025|PDF|Epub|mobi|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】

广东十三行与早期中西关系
  • 章文钦著 著
  • 出版社: 广州:广东经济出版社
  • ISBN:9787545401738
  • 出版时间:2009
  • 标注页数:450页
  • 文件大小:99MB
  • 文件页数:462页
  • 主题词:十三行-研究;中外关系-国际关系史-研究-清代

PDF下载


点此进入-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【推荐-云解压-方便快捷】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。移动端-PC端通用
种子下载[BT下载速度快]温馨提示:(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)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[便捷但速度慢]  [在线试读本书]   [在线获取解压码]

下载说明

广东十三行与早期中西关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

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。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。

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,简称FDM(免费,没有广告,支持多平台)。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。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。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。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。不推荐使用!后期资源热门了。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!

(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,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)

注意: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: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

图书目录

明清广州中西贸易与中国近代买办的起源 1

一 引言 1

二 历史的前奏(1514年葡人首航来华至明末) 2

三 潜伏的暗流(清初至1820年伶仃走私中心建立前夕) 7

四 决堤的洪水(1821年伶仃走私中心建立至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夕) 15

五 结论 26

从封建官商到买办商人——清代广东行商伍怡和家族剖析 39

一 伍国莹与伍秉钧共同主持时期(1777—1801年,乾隆四十二年至嘉庆六年) 40

二 伍秉鉴与伍受昌、伍绍荣共同主持时期(1801—1843年,嘉庆六年至道光二十三年) 42

三 伍绍荣(崇曜)单独主持时期(1843—1863年,道光二十三年至同治二年) 64

四 关于伍氏家族的评价 76

附录一 伍怡和分家产议约 93

从封建官商到买办官僚——吴健彰析论 96

一 从封建官商到买办商人 96

二 从买办商人到买办官僚 100

三 镇压太平天国革命 103

四 镇压上海小刀会起义 108

五 与近代海关税务司制度创立的关系 114

六 与近代租界制度创立的关系 118

七 在修约交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121

八 革职风波及最后归宿 125

九 结论——吴健彰活动的影响和实质 129

附录二 吴天显与吴天垣 141

十三行商早期首领潘振承 145

《广东十三行考》跋 150

清代广州十三行与澳门 158

一 引言 158

二 十三行与澳门贸易的关系 159

三 十三行商与澳葡当局及居澳其他西方商人的往来 164

四 几位行商与澳门之因缘 167

五 结语 176

雍乾时代的十三行与商欠 179

林则徐之死与十三行商人 186

附录三 林则徐与伍怡和关系补记 189

清代广州西关十三行的几次火灾 192

起源于十三行的广州街名 201

一 十三行路、十三行横街 201

二 同文路 202

三 宝顺大街 203

四 怡和大街 204

五 潘家祠道、龙溪诸街、栖栅诸街 205

六 伍家祠道、溪峡街、溪峡新街 206

七 岐兴诸街 207

清代前期广州中西贸易管理体制的四个环节 210

十三行的历史文化遗产 226

一 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文化遗产 226

二 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研究领域 228

清代前期广州中西贸易中的商欠问题 231

上篇 纵的研究——商欠的历史考察 231

一 康熙至乾隆时期(1716—1795)——商欠的发生和初步发展 232

二 嘉庆时期(1796—1820)——商欠的进一步发展 238

三 道光时期(1821—1843)——商欠的恶性发展和终结 245

下篇 横的研究——商欠的原因、影响和实质 253

一 商欠的原因——中西两种商业资本的比较 253

二 商欠的影响——对清代广东洋行制度的破坏 268

三 商欠的实质——西方资本主义商业资本对中国封建商业资本的征服 273

附录四 英商向行商索账往来书信(1814) 286

附录五 行商与英公司借贷表(1768—1834) 287

附录六 破产行商欠外商债务表(1758—1843) 290

明清时代荷兰与广州口岸的贸易和交往 291

一 明末时期 291

二 顺康时期 297

三 雍乾时期 309

四 嘉道时期 320

威得尔船队的广州之役 332

雍乾时代的中西贸易与清政府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反应 339

清代中叶广州—口通商的历史背景 352

一 海路中英关系的考察 352

二 陆路中俄关系的考察 356

三 结论 359

十八世纪英国经济的发展及其海外殖民活动 361

清代广州的瑞行 368

鸦片战争前欧洲各东印度公司对广州的贸易 371

马士《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》中译本简介 375

马士《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》中译本校注札记 382

附录七 我对马士《编年史》的校注和与季羡林先生的学缘 385

伯驾与广州新豆栏医局 393

嘉约翰与广州博济医院 398

一组有关近代初期广州的照片 402

一 外国商馆 402

二 羊城风貌 404

三 海山仙馆 406

四 人物照片 408

淇澳岛、金星门与鸦片战争前的中西关系 414

一 明清《香山县志》关于淇澳岛、金星门的描述 415

二 淇澳岛、金星门与鸦片战争前的中西关系 417

跋:我与十三行研究的学缘 427

热门推荐